1. “阅读是纯个人事,非常自觉的事”, 阅读本身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在阅读中心灵能够自觉的驰骋在各种时空,各个国度,在书本中傲游,从而引发对时代,对人生的思考,但是过度重视物质生活而看不起精神生活,只停留在获取信息没有引发思考,心态浮躁, 在书本中寻得心的共鸣或思想的碰撞, 但是现在真正沉醉在阅读中的人却不多,只从网络上读取碎片化,表面化的信息,只停留在获取信息没有引发思考, 如今很多书本,过分重视实用主义,过分强调阅读效果,如“3个月练成XX,10天可以当XX。”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阅读需要深入思考
B. 阅读应该是一种精神享受
C. 阅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D. 实用主义过分强调阅读的效果
2.中国服饰被引入日本并制度化,应该是从奈良时代开始的。日本的奈良时代正值中国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批学者、僧侣到中国学习,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模仿唐代制定的制度之一,韩服则是受汉服和蒙古服饰的影响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传统服装,形制上更多模仿明朝服饰。
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相符的是( )
A. 日本奈良时代派出的遣唐使者都是一些著名僧侣。
B. 韩服在形制上更多模仿中国汉朝与元朝时期的服饰。
C. 日本从奈良时代开始引进中国服饰并且使之制度化。
D. “衣服令”是日本奈良时代模仿明朝制定的服饰制度。
3.红米手机里有一个“老人模式”,就是根据论坛里的用户反馈倒逼出来的创新,“我们最早听到大量用户抱怨,老人不敢用智能手机,因为安卓系统太复杂了,让老人无所适从。技术人员着重在这些问题上研发产品,现在的红米手机‘老人模式’去除了所有的信息聚合,以卡片式的界面为主,将老人会用的短信、电话、新闻、拍照等功能铺排在桌面上,反响非常好。”
上述案例印证了下面哪句话?( )
A. “市场需要什么,应该由消费者来决定,而不是企业。”
B. “用户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直到你把产品放在他们面前”
C. “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上,创新可以颠覆一切”
D. “在购买时,你可以用任何语言;但在销售时,你必须使用购买者的语言。”
4.刚刚开学一个多星期,一名正在参加军训的大学生就将一大包衣服和购买被子打包寄回家,让家人帮着洗,然后再寄回来,这则消息毫无悬念地引发了舆论的一阵喧哗,与以往的类似的事情一样,痛心疾首者铺天盖地,上纲上线痛批中国教育的也不在少数,中国的校园总能不断地制造类似的奇闻异事,高考和入学前后是集中爆发和展示期, 年复一年,学校、孩子和家长似乎被符号化 :一定是僵化冷漠且糟蹋人的,学生一定是娇生惯养诶来要“垮掉”的,而家长多半是无原则的一味溺爱的,这样的符号化思维大大简化了中国社会以及中国教育的复杂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符号化的批评无助于教育和社会的进步
B. 中国社会和学校的教育使学生缺乏独立性
C. 社会舆论易对校园个别事例夸大宣传报道
D. 大学生的独立性并不像媒体说的那么差
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粒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的头发粗细的1/20。PM2.5的主要来源是发电、工业生产、汽等过程中燃烧产生的残留物。因为这些颗粒物太轻,很难自然降落在地面上,而是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可直接通过呼吸进入肺部甚至融入血液。PM2.5直径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多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酸铵等有害物质,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只要控制各种燃烧释放的残留物就能有效减少PM2.5
B. PM2.5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
C. 只要能使PM2.5降落到地面,就能避免其伤害
D. PM2.5会直接将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带入人体内影响健康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anhuigwy.org/)参考答案解析 题目或解析有误,我要纠错。
1. B, 此题属于意图判断题。该文段的论述主题是阅读,通过这个直接可以排除最后一个选项,整个文段在关联词的转折之后批评阅读只是为了获取碎片化,表面化的信息,过分重视实用主义,过分强调阅读效果,A选项具有迷惑性,但是深入思考只是其中之一,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C选项和文段重点无关。因此应该选B。
2. C, A选项错在一些著名僧侣,而文中明确指出是大批学者、僧侣;B项错在韩服在形制上模仿的是明朝服饰。D项错在“衣服令”是日本模仿唐朝的服饰制度。因此应该选C。
3.A, 该题型是对言语传统题型分类的超越,提问方式十分新颖,与逻辑判断的提问方式结合紧密。其实质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的第一句点名主旨,老人模式是根据用户反馈倒逼出来的,强调的是产品的研发重在考虑消费者需要什么。因此应该选A。
4. A, 此题属于意图判断题。整个文段的重点都在讲符号化思维大大简化了中国社会以及中国教育的复杂性。文段是在批判符号化不合理性,A选项符合文段,其他几个选项可以利用主体排除法予以排除。
5. C, 细节理解题选项代入原文一一对应,按照择优选择的思想,A选项可以对应到文段的第三句话,B对应到文段的第四句话,D选项对应文段的最后一句话,这三个选项分别都能在文段当中找到照应点,所以此题选C。